发布日期:2020-02-28 来源:新闻办 作者:张敏 编辑:王娟 阅读次数:3025次
张敏(安庆市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护士长、主管护师)
2月27日
“斌斌,今天多少号了?”正在写交班报告的我问。
“27号了”。
“哇,我们来武汉有一个月了哦,大家要继续加油啊!”我对队友说。
来武汉的每一天,从来不记得今天是几号、星期几,却唯独对27号触动颇深。上个月的今天,大脑像放影片一样定格了一个个瞬间:
还没缓过神的父母,如往常一样,简单地说了一句:“三餐一定要按时吃饭,多喝水,到了打个电话”;
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的女儿,拉着我的手,不要糖果不要巧克力,就是不肯让我走;
平时打打闹闹的闺蜜们抱着我在家里哭成一团;
领导、同事、朋友们的殷殷嘱托、不舍与期盼……
这一天,成了我流泪最多的一天,有感动、有不舍、有愧疚……
驰援武汉的每一天都是挑战:防护服带来的身体不适;失眠带来的心理压力;每天紧绷着防护“高压线”的疲惫感以及被隔离的孤独感,不断地调节身体机能和生物钟去适应新的工作模式,累并感动着。
张大爷,从我入病房的那天起,他就是一个沉默寡言又倔脾气的老爷子。早晨和他打招呼:“老爷子,你好啊,你在看什么,今天感觉怎么样?”他只点点头。去送饭,他总是摆摆手:“拿走,我不想吃。”同病房里的病友说:“就看他只吃儿子送的面包,不吃饭。”他成了我们交接班的重点观察病人。一天中午,忙完了活,看见队友又从病房里拿出来一份饭,我知道,老爷子又不吃饭了。我拿着饭走进病房,隔壁病友们说:“他不吃,刚才护士都劝说好多遍了”。那天阳光正好,他坐在床尾,望着窗外的远方,我忽然觉得他像是个孤单的小孩。我拿出平时哄女儿的心态,拿着饭挡在他面前晃了晃,:“快猜猜,这红色的是什么菜啊?”他楞了一下,看了一眼,摇摇头。我接着继续缠着他,和他聊天,“逼”他吃饭。最后他终于开口说:“那你把那绿色的豆子给我吃一点吧。”我心里乐开了花,就这样,一口一口地喂了大半碗饭。病友们对我竖起大拇指:“你不容易,真有耐心,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老爷子吃饭”。老爷子拍拍我的肩膀,对我笑了笑,点了点头,依旧没说话。我给他倒了杯水,放在窗台,陪他一起看着窗外,他一定很想家吧……
熊叔叔是一位积极乐观的人,他说:“我很庆幸,发病后,正好有了空床位,我要珍惜,我要赶快好起来。”50多岁的人,看起来很年轻,却有着多年的糖尿病。他和张大爷不一样,风趣,喜欢聊天,每次看见我们,总要朝我们敬个礼。一天,我们正在用84消毒液拖地,对病房进行地面消毒,被他看到了,一把抢过我们手中的拖把:“让我来,我正好有糖尿病,需要活动活动。”“不行,拖地不轻松,你要活动,走走也行,这个是我们的工作。”“胡闹,你们是专业的人,你们是来救命的,专业的人要干专业的事,怎么能拖地呢?拖地给我,我专业。”听着他的话,我很感动,被理解被肯定的感动。
王某,今天来的特殊病人,是一位孕7月的准妈妈。伙伴里,只有我有过当妈妈的经验,我主动走近了她。和我猜想的一样,她不怕自己感染,却担心万一影响胎儿该怎么办,忧心忡忡。我和她聊起天来,教会她怎么监测胎动,分享我孕期的小故事并带她在病房周围活动活动。她开心地告诉我:“真是太谢谢你们了,我们武汉多亏了有你们在”。临走时,我又看了一眼她的床头柜,很空,我问她:“有没有在喝牛奶啊?”她说:“住院时比较匆忙,没来得及带”。“我帮你打电话给家里人,让他们送过来吧”。“家里人都被隔离了,没有人啊。”听后,连忙让小伙伴把我们的牛奶拿过来:“来,这些给你,你得多补充补充营养。”
感动与被感动的同时,我们深知,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,更应该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,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护理,助力患者康复。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和护理,目前大部分的患者逐渐进入到了康复期,因长期卧床不活动,大部分患者D-二聚体偏高,同时又合并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存在着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。新冠肺炎患者的肺功能如何锻炼?有没有适合他们活动的操呢?我们积极查找文献,搜索资料,与医师沟通探讨,开展肺功能锻炼,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,可以坐位也可以立位,每天3-5次,每次3-5分钟,同时,对于可以下床活动的患者,我们鼓励患者学“八段锦”操,每天2次,每次15-20分钟。这些功能锻炼不仅调节患者呼吸,改善患者心肺功能,同时帮助患者活动肢体,在运动的同时消除患者的焦虑、紧张等不良情绪,得到患者的好评。
这一个月,承载了太多的感谢感恩,这一个月也总在不断地体验、经历和感悟。不知道下一次大脑中定格的瞬间又会是什么呢?无论如何,相信这段在武汉的生活会成为终生难忘的记忆。